——獻給建黨九十周年
高山仰首,大海揚波,大地溢滿了新世紀的朝暉。在這百花爭艷,風景怡人的季節(jié),踏著時代節(jié)拍,穿越歲月時空,我們又走進火紅的七月。它是這樣令人心潮激蕩,它是這樣令人信心倍增,它是這樣令人充滿希望。我熱血沸騰,浮想聯(lián)翩……1921年7月,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,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,拔開了數(shù)百年來籠罩于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,亮出了共產(chǎn)主義的偉大旗幟,點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。從此,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,有了值得托付的導航人—— 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 砸碎鐵牢的斧頭和收獲秋耕的鐮刀勃然相會,悠悠長夜下終于熬出了一盞燦爛的燈塔,照亮著黎明前的黑暗,指引著前進的方向。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,在中國的大地上驅趕著黑暗,卷起改天換地般的紅色浪潮。 “風在吼,馬在叫,黃河在咆哮……”這熟悉的歌聲,把我們帶回了那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,帶回了九十年前風雨飄搖的歲月。在那個時代,做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不是為了索取,而是隨時準備犧牲。血雨腥風之中倒下了無數(shù)的真正英雄,擊碎了許多無價的生命輝煌,他們以五千年長夜中亙古未有的榮光使歷代風流人物黯然失色。仁人志士的鮮血染紅了天邊的云霞,革命先烈的軀體鑄就了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梁。 流金的“七·一”,燃情的“七·一”,閃爍著真理的光芒,展現(xiàn)著信念與理想。在那災難深重,血雨腥風的漫漫長夜,是“七·一”的晨曦撥開華夏大地重重迷霧,激勵著華夏兒女,為了民族的自由獨立,拋頭顱、灑熱血,用血與火熔鑄的鐵錘、銀鐮砸碎舊世界的機器,鏟平了壓在人民身上的“三座大山”,將共產(chǎn)主義信念的火種撒向大地,把理想的火炬照徹強國之路。萬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,雄渾壯麗,歷史的長河因此而波瀾壯闊,豪情萬丈。在戰(zhàn)爭年代里的每一天,都會為每時每刻發(fā)生在戰(zhàn)士身上的故事感動著。董存瑞、張思德、劉胡蘭每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,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。他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:犧牲我一個,幸福千萬人。為了中國人民的事業(yè),為了共產(chǎn)主義事業(yè),他們無怨無悔地奮勇向前。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,我以生在這樣英雄的國度而自豪。 和平年代里的雷鋒留給我們做人的真言: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。”他對待同志象春天般的溫暖,對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熱。雷鋒的精神鼓舞著幾輩人,教育了幾代人。雷鋒的名字與點點滴滴為人民服務的事業(yè)連在一起,雷鋒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詞,雷鋒成了為人民服務最閃光的符號。他圓圓的笑臉同五星紅旗下的晴朗連在一起,他二十二歲的年齡同中國共產(chǎn)黨永恒的青春連在一起。 光輝的“七·一”,絢麗的“七·一”,華夏兒女聚集在鮮紅的旗幟下,為鋪就強國之路,幾代中華兒女揮舞著銀鐮披荊斬棘,奮發(fā)進取,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。在困難面前,有鐵人王進喜,有投身治理沙患事業(yè)的谷文昌,有抗洪勇士李向群;有獻身邊疆的“人民的好兒子”孔繁森,有頂天立地的共產(chǎn)黨人、人民的好公仆鄭培民。 強國之路在探索的腳步聲中不斷延伸,富強的夢想一天天實現(xiàn)。大慶油田燈火輝煌,長江大橋飛架南北,蘑菇云直沖云霄。雖然強國之路有過曲折,但探索的腳步從未停下。“解放思想,實事求是”的縷縷春風吹開了改革開放的朵朵春蕾,殷殷熱土涌起滾滾浪潮;“一國兩制”的宏大胸懷,將失散在外的游子擁入祖國懷抱,絢麗的紫荊花和醉人的金蓮綻露出久違的笑臉。申奧、申博成功、 加入世貿……中華大地喜事連連。“七·一”宣言匯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,托起了東方地平線上一輪不落的紅日。 在我們阜新高專,眾多默默無聞的黨員同志,愛崗敬業(yè),公正廉潔,熱愛本職工作,將“七·一”厚望轉化成拳拳之心,用燃燒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著火紅的誓言。他們時刻牢記入黨誓言,把落實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行動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,在平凡的崗位履行著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莊重承諾。 黨旗飄飄,紅旗獵獵,祖國欣欣向榮,經(jīng)濟蓬勃發(fā)展,人民安居樂業(yè),國際地位空前提高,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著現(xiàn)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。九十年的光輝歷程,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:中國共產(chǎn)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,是中華民族的脊梁。 憶往昔崢嶸歲月,展未來任重道遠。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,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,要把實現(xiàn)自身的人生追求同黨的事業(yè)、國家的富強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,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。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,積極踐行“三個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胸懷祖國,扎實工作,與時俱進,為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貢獻出我們的全部才智。 (作者系電大部教師)
|